
體育播報10月20日宣 《足球報》撰文點評了印尼隊的選帥工作,文章認為印尼隊在選帥時過度看重名氣而非執(zhí)教能力,最終導致失敗。
文章寫道,從去年底匆忙放棄申臺龍,又在沒有充分考察候選人背景下,草率任命克魯伊維特,印尼堪稱世界杯擴軍時代,足球弱旅在選帥問題上急功近利又盲目迷信名人光環(huán)的典型。短短281天,印尼足協(xié)主席托希爾在選帥上的豪賭就宣告徹底失敗。
同樣是18強賽球隊中途換帥,其他7支球隊都選擇了盡可能的穩(wěn)健路線。澳大利亞、烏茲別克斯坦、沙特、阿曼選擇了熟悉球隊的本土教練,卡塔爾扶正前任的助教,阿聯酋選擇了前任主帥,伊拉克雖然選了看似并不關系的阿諾德,但后者執(zhí)教澳大利亞期間對亞洲國家隊足球領域同樣非常熟悉。
相比之下,去年底僅僅是因為申臺龍棄用了難以快速融入球隊的部分歸化球員,就炒掉了執(zhí)教印尼5年的韓國人,哪怕他對印尼足球已足夠熟悉,并取得了突出成績——在他帶領下,印尼隊史無前例首次進入世預賽18強賽,而且對世界排名領先的同組對手,前6場拿下1勝3平2負的成績,對出線大熱門沙特隊1勝1平不敗,還逼平世界排名前25名以內的澳大利亞,迫使對手換帥。
諷刺的是,9個月后托希爾解雇克魯伊維特的理由,與當初放棄申臺龍的并無二致。作為荷蘭足球名宿,克魯伊維特都無法讓幾乎完全“荷蘭化”的印尼隊更衣室“氣氛融洽”,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。
從托希爾在去年底親赴荷蘭,卻只面試了克魯伊維特一位荷蘭教練開始,面試過程也從原計劃的6天,縮減到區(qū)區(qū)兩小時的“走過場”。這樣盲目迷信名宿光環(huán)和急于平息輿論的草率,就注定了最終的結局。
克魯伊維特的名氣能為印尼隊帶來更多國際關注度,至于執(zhí)教能力反倒不是優(yōu)先考量的選帥標準。沙特足協(xié)只看名氣,聘請對亞洲足球同樣陌生的曼奇尼,托希爾犯了和西亞石油金主同樣的錯誤。但沙特人的糾錯能力尚可,及時換了更熟悉沙特足球的前教練海納赫,最終成功從附加賽出線。
不看名氣,只看能力和熟悉度的換帥,其他7支換帥的18強球隊都獲得了成功,4隊直接出線,伊拉克和阿聯酋還有征戰(zhàn)洲際附加賽,拿到最后入場券的希望。就連球員能力最弱的阿曼,也成功擠進了第4階段附加賽。
印尼媒體紛紛指責托希爾,認為選帥不能只看名氣和光環(huán),執(zhí)教能力才是優(yōu)先標準。克魯伊維特的失敗,讓托希爾去年高調立下“不出線就辭職”的軍令狀,看上去更像是笑話。
如今再次啟動選帥進程,印尼媒體提出的候選人名單,與今年初申臺龍下課時如出一轍。既知如此,又何必當初?????